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会议报告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鼓励青年学生关注两会全程用行动践行两会精神,加强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与社区基层建设的服务精神,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深入社区、了解民情、服务社会,共青团大连理工大学委员会与大连市沙河口区团区委合作开展2017-2018学年第二期社区挂职活动。社区挂职工作者现已完成社区对接,并已初步了解社区情况。为提高社区挂职工作者参与社区挂职活动的积极性,形成精品化、品牌化的社区服务项目,校团委定于04月16日(校历第七周周一)-04月22日(校历第七周周日)进行本期社区挂职服务项目立项工作。社区服务项目介绍与具体要求如下:
一、服务项目概述
社区服务项目是由在职社区工作者组成的团队,在社区的协调与帮助下,面向社区人员,自主策划项目、开展活动并撰写项目总结的社区服务性活动。服务项目内的活动应紧凑、连贯,主线明确,形成一个整体。社区服务项目团队中挂职工作者人数上限为五人,包括社区服务项目负责人一人,其余社区挂职工作者为社区服务项目成员。社区挂职工作者可根据社区服务项目活动需求,结合团队成员特长进行组队,鼓励跨社区,跨街道组建社区服务项目团队,可带领大连理工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共同参与社区活动。社区挂职工作者从以下三个项目类别中选择一个分主题,确定具体活动方案,自行组建团队,完成社区服务项目。
(1)调研类
调研社区,服务社区发展
调研社区,聚焦两会热点
(2)走访类
走访社区,关注社会民生
(3)深入类
深入社区,开展社区宣传
深入社区,宣传两会精神
二、服务项目立项具体要求
为保障社区服务项目质量,社区挂职工作者需在熟悉社区工作后选择社区服务项目方向,并在指定日期前申报社区服务项目。社区服务项目立项采用竞标形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社区服务项目立项申报
社区服务项目立项采用申报与答辩相结合的形式,申报需提交申报表和立项报告。满足相关要求的社区服务项目将被给予立项竞标资格,不满足要求的项目不予立项。社区服务项目由其负责人所在学部(院)管理,要求不得出现活动内容完全相同的两个社区服务项目。
2、社区服务项目立项竞标
通过社区服务项目立项申报的团队即进入立项竞标。各学部(院)根据所在街道社区挂职工作者数量规定该学部(院)社区服务项目数量,要求三个主题项目数量一致,申报相同主题的项目团队进行立项竞标,最终确定立项团队。
3、立项要求:
(1)每个社区服务项目团队需上交社区服务项目立项登记表(电子版)(附件:2017-2018学年第二期社区服务项目立项申请表),命名为“负责人学号-负责人姓名-负责人挂职街道-社区服务项目类别-社区服务项目名称-立项申请表”。
(2)每个社区服务项目团队根据社区服务项目主题和项目计划,上交社区服务项目策划书(电子版和纸质版),电子版命名为“负责人学号-负责人姓名-负责人挂职街道-社区服务项目类别-社区服务项目名称-策划书”,纸质版于答辩当天交于评委处。
(3)每个社区服务项目进行3分钟立项答辩,需提前准备ppt等展示材料。
(4)社区服务项目按照负责人所在街道学部(院)进行管理,社区服务项目负责人于该学部(院)规定时间前以“负责人学号-负责人姓名-负责人挂职街道-服务项目类别-社区服务项目名称”命名材料压缩包,发送至负责人所在街道学部(院)团委社区挂职与服务中心处。根据负责人所在街道学部(院)团委通知进行立项答辩。
(5)社区服务项目完成情况影响社区挂职工作者的优秀评比,社区挂职工作者需完成社区服务项目后,方可申报“校社区挂职优秀个人”。在“精品社区服务项目”评比中,总分30分,其中,社区服务项目立项占8分。
三、评分标准
社区服务项目立项由各学部(院)团委进行评审打分,反馈至校团委核查。本次服务项目立项评分标准以各学部(院)团委评分细则为准。
校团委实践部
社区挂职与服务中心
二〇一八年四月
责任编辑:张炜节(校团委宣传部)